别把建筑撞衫当新闻 “美全22世纪”事件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2-06-08
重庆美全22世纪与北京望京SOHO是否抄袭的口水战已延续大半月。从围观真相、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到质疑炒作,当事双方寥寥几字微博就聚焦了几亿国人的广泛关注。回头来看,抛开法律、动机的大篇幅探讨,这一事件为何能升级为公众话题?其根源更值得去探究。过于在乎形式而忽略建筑本质的价值取向,建筑文化修养的普遍缺失,或许才造就了我们今天不得已的随波逐流。
别把建筑撞衫当新闻
“美全22世纪”事件,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事实上,我国遍地不乏大量山寨版建筑。”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陈纲说:“据我所知,建筑外观设计基本很难得到专利保护。”
这一说法得到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主任肖勇印证。肖勇称,我国《著作权法》虽有相关规定“建筑享有著作权”,但实际维权并非易事。“正常情况下,一个独特的建筑设计仅靠观察外观是无法抄袭的。需要图纸。如果要成功维权,必须提供图纸泄密的充分证据。但方案设计的正常交流都可能成为泄密的不可控因素。”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明星会撞衫,建筑立面同样是建筑的一件外衣,为什么就不能雷同呢?”陈纲反问。
形式主义比形式更可怕
“美全事件不管是‘抄’还是‘炒作’,我认为都是一件好事。”陈纲强调,首先它说明开发商向美学习的积极态度。“如果借鉴得好、组合得好,同样也是能力的体现。但如果只抄到表皮,就会给城市留下败笔。而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多数。”
重庆市开发办主任徐千里认为,更应关注的问题是,对建筑表面形式的太过在意,是中国多数建筑的一个通病。
徐千里说,建筑的核心本质是建筑的空间。每个建筑都要服务于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最适当的建筑形式都是满足建筑功能基础上的逻辑生成,并非建筑师拍脑壳想象。
“正如很多西方的建筑设计师对中国乃至亚洲建筑的评价,你们的的建筑做得太复杂,有时候复杂得没有道理……的确,我们往往走极端,将形式等同于形式主义,这是很可怕的。”徐千里说。
建筑经典离不开文化土壤
“我们不能简单去指责一个企业抄袭、媚俗或迎合。他们为什么‘搬’,并非不懂专业,因为市场觉得好,为了赢取市场。”作为一位学者型官员,徐千里谈到建筑文化教育的普及很是忧心:“建筑文化应该和文学、音乐、美术一样被纳入艺术学科。我甚至认为,建筑文化比那些艺术门类更加值得普及,因为它与人类生活最为密切。”只有在提高老百姓整体建筑文化、建筑价值观的前提下,更多的优秀建筑才能生长并得以推广,低俗的建筑形式自然也无处遁形。
至于什么是城市好建筑?徐千里认为,风格和形式虽然是他研究的领域,但他却反对始终把风格、形式挂在嘴上。“风格不是可以追求的,是经过时间选择积淀而成;形式是建筑师应该认真追求、自然生长而非人为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