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十面“霾”伏 倒逼建筑业加速绿色突围

发布时间:2013-01-23

11118日,京城两度遭遇十面“霾”伏,成为继伦敦之后的第二个“雾都”。在后奥运时代,雾霾以强劲的回马枪,挑破了绿色北京的承诺。在雾霾的考问下,人们开始反思,采暖、交通、工业的节能减排成绩何时能及格?怎样才能实现绿水、蓝天、清风的梦想?雾霾,让扬尘污染发源地建筑企业在公众的视野中比任何时候都鲜明起来。公众在问,建筑企业作了哪些努力治理扬尘?未来将如何做?建筑工人如何在扬尘中生存?毕竟,公交车停驶、企业通产、工地停工都是暂时之策,敦促相关行业走上生态发展之路,创造绿色产值才是长久之计。面对“霾”伏,建筑企业又将如何突围——

  关注

  建筑施工企业遭遇首都蓝天大考

  最近,北京被浓重的雾霾所遮蔽,电视提醒老人和孩子尽量待在室内,全世界都在关注和忧心,中国首都成了污染严重的城市。统计数据显示,与建筑施工企业密切相关的扬尘污染占PM2.5来源的15.8%

  扬尘污染占PM2.5的来源的15.8%

  2012年初,北京市环保部门宣布,全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燃煤等八个方面,其中扬尘污染约占PM2.5来源的15.8%,而扬尘主要来源于建筑工地的施工扬尘和车辆运输扬尘。

  严重的扬尘污染与北京市每年进行的大规模房屋施工不无关系。北京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北京正大规模推进城镇化,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开工的项目比较多,建筑工地产生的扬尘污染也较为严重。

  潘石屹曾说,2011年,北京市房屋施工面积1.8亿平方米,比整个欧洲还多。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1月~11月,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达12786.1万平方米,同比上涨9.4%

  关于施工造成的扬尘污染,记者了采访部分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中铁航空港建设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中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广安门住宅项目经理部书记许贵生告诉记者:“不同项目在不同施工阶段的扬尘量和排放强度不尽相同,其中土方开挖阶段、回填土阶段是扬尘污染最严重的施工环节。”自2013111实施《北京市重污染日应急方案》以来,北京市环保部门现场检查各类工业企业、施工企业1011/次,并责令其中28家施工企业停止了土石方作业。记者了解到,建筑垃圾交通运输也是产生扬尘污染的重要环节。

  许贵生还表示,工地扬尘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冬季。

  施工企业整治扬尘自有妙招

  对不同项目产生的扬尘污染,建筑施工企业采取的整治措施也各不相同。

  记者在北京市广安门区住宅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一辆运送建筑垃圾的车辆正在工地进出口接受冲洗机的清洗。许贵生告诉记者,该项目以创“北京市绿色施工文明安全样板工地”为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整治各项扬尘污染。比如,对作业场区主要道路和加工场地进行100%硬化,在主要交通道路上使用洒水车降尘,在局部场地进行绿化或覆盖;同时,使用封闭式砂浆搅拌罐,不使用袋装水泥;在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垃圾站,垃圾装袋外运,防止扬尘。

  马军告诉记者,除了地上施工项目会产生扬尘,地下空间项目在开挖阶段也会产生扬尘。

  中铁电气化局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中国)有限公司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动车调试工程项目经理任增堂告诉记者,在动车调试前,整个隧道面的浇筑、机电安装、钢轨铺架以及钢轨道床制作都会产生水泥粉尘及其他建筑垃圾。在国内其他施工企业还使用人工冲洗粉尘、收集垃圾的时候,该公司自主研制了地铁隧道清洗车。该车可以避免国外所使用的机械只能在标准隧道内作业,不能完成地铁隧道内站台、人防门、三轨处等不规则区段的粉尘清洗和垃圾收集工作的缺点。目前,该清洗车已用于北京市地铁14号线大瓦窑站至大井站区间。

  政策带动扬尘污染治理

  为了保护北京的蓝天,北京市住建委、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对扬尘污染的监管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各施工工地对扬尘的控制也主要依赖相关政策的带动。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北京市环保局把深入治理大气污染作为每年工作的第一要务。

  2008年,北京市建设、环保、城管等部门编制了《2008年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实行施工扬尘治理网格化管理,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有效控制了扬尘污染。

  2009年至今,北京市坚持推行绿色施工,加大对扬尘污染的治理力度。相关部门发布了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的绿色管理规程,继续推行施工工地网格化管理,加强扬尘污染执法检查,有效减少了道路扬尘污染。

  同时,《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去年31日起施行。其中,渣土消纳、车辆准运、建筑垃圾消纳场所设置3项许可都将下放到区县。据了解,北京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3500万吨。在利益的驱使下,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超载、超速、不密闭,以及道路扬尘遗撒情况非常严重。目前,全市23个建筑垃圾简易消纳场的总消纳量只有4000万吨左右,且消纳场乱倒乱卸的现象较为严重。

  专家支招:

  治理扬尘污染大家齐行动

  在政策的引导下,为何工地扬尘对大气的污染还会如此严重?

  马军表示,在整治扬尘污染的过程中,部分工地连最基本的控制、治理扬尘的措施都没有。他认为,政策的落实存在很大的漏洞。

  他还讲到,工地扬尘多为大颗粒,PM10的含量比PM2.5高得多,PM2.5的含量都可以达到15.8%,那PM10的含量可想而知。因此,整治扬尘污染至关重要,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才能控制工地扬尘对大气的污染。但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相关管理就逐渐松懈。

  对于如何治理扬尘,马军讲到,相对尾气排放等问题,工地扬尘是一个更容易解决的问题。之所以现在不是太理想,主要是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企业的环保意识较差。他举例,前几日,在遭遇雾霾天气时,凌晨进出北京的沙土车辆不盖苫盖、抛洒灰尘的问题仍然存在,而对此也没有相关的举报电话。

  对于工地现场的扬尘,他表示,因为工地数量是有限的,多个部门合作整治难度也不大。另外,企业也要提高环保意识。对于渣土车的问题,他建议利用道路摄像头对渣土车违规进行治理。同时,他指出渣土车密封性不好、尾气排放量大、使用柴油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探讨

  溯本清源绿色节能推动建筑业先行

  “北京很可能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还会出现雾霾天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在本月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他指出,北京地区随着污染物排放量的加大和因地理条件造成的大气自净能力的减弱,雾霾天气或会再次“造访”。

  一语成谶。118,北京再次出现新一轮雾霾天。PM2.5浓度值开始持续上升,部分地区出现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事实上,不仅是北京,困扰我国多地的雾霾天气,让公众的心情一直无法轻松下来。据记者观察,这次雾霾天气影响的重灾区与这些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作为用能大户的建筑业,更是首当其冲。一次次的雾霾事件让人们看到,建筑业在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可谓任重道远。

  雾霾并非完全是天灾

  谈到产生雾霾的成因,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想到全球变暖,但科学家指出,目前并没有证据能够说明其具有全球性变化。气候学家普遍认为,地处季风区的中国如果持续长时间受较弱冷空气控制,那么污染就不易扩散,雾霾天气也会随之增多。

  雾霾频发的主要原因还是地区污染的日益严重。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工业污染物、汽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等,都会造成空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加,使发生霾的可能性增大,如果再有足够水汽,雾就随之形成。而且,气溶胶粒子阻碍太阳辐射到地面上来,使得地面不容易增温,同时会影响大气长波辐射,使地面也不容易降温,造成大气边界层变得非常稳定。而边界层越稳定,越有利于雾霾的进一步发生和持续。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表示,只有等冷空气到来,起风以后,雾霾天气才能消散。但按照现有技术,尚不能形成大范围的人造风,试图用人工方法消除大范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还不可行。

  能耗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既然无法控制天气,人们只有从污染源入手治理雾霾。

  在北京的周边,重化工企业分布密集,且钢材、建材、火电、医药化工等产业扩张势头不减,周边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北京三面环山,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气象条件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北京很容易形成重污染天。”王庚辰说。

  根据118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粗钢生产量为7.17亿吨,水泥生产量为21.84亿吨。这就意味着全世界45%的钢铁和60%的水泥由中国制造。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京、津、冀3地的钢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能的30%。而如果再加上辽宁省和山东省,那么环渤海5省(直辖市)每年的钢铁产量接近全国的一半,水泥的产量接近全国的30%。生产得越多,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能源被消费,有更多的污染物被排放出来。

  更令人焦虑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水泥等产业的投资还在不断加大。2012年高耗能产业投资延续了2011年年初以来不断增长的态势,仅去年前10个月,较前年同期同比增长了21.7%。尽管该增长态势在6月份后趋缓,但仍然高于全部投资增速。这必然产生大量的工业烟粉尘和废气,加大了这些地区雾霾天气的发生几率。

  统计显示,尽管10年来,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水电装机超过2亿千瓦,风电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规模稳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仍占近70%。并且煤炭消耗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仅北京市一年的燃煤量就达到2000万吨。

  建筑业控霾事关全局

  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生产水泥、钢铁等的重工业与建筑业息息相关,交通能耗也与城市设计、建筑物布局有着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建筑是否节能已成为关乎整个社会减排降污的大事。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以及人们对居住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建筑业能耗正呈急剧上升的趋势。

  令人振奋的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不断发展,推动建筑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相关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减免税费、设立贴息贷款、发放财政补贴等鼓励政策,促进建筑节能发展,并对一些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采取了强制性限制措施;住建部重新修订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出台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节能、节水、节电、节地的绿色建筑标准。

  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我们应该在建筑上找到减排的突破口。“我国城市的发展和转型是伴随着工业化进行的,不像发达国家是后工业化的产物。”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12年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他认为,中国城市可塑性强,以低碳生态模式建造城市的成本较低。“中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高潮期,与发达国家相比,可以以较少的成本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欧盟或美国,少排放1吨二氧化碳,需要投入200欧元~300欧元;而在中国,只需要投入30欧元。”仇保兴说。他表示,中国的大城市要新建卫星城,很多城市拟采取生态改造的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这都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提供了机遇。

  可以预期的喜讯是,人们遭受雾霾之苦的可能性将逐渐减小。去年年底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2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在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基本达到100%,施工阶段的执行比例为95.5%,新增节能建筑面积为13.9亿平方米;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2.93%,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24%

调查

  “裸防护”建筑工人健康谁来关注

  近期,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拦住了许多人出行的步伐。但是对于本来就处在高粉尘环境、且需要在长期在室外工作的建筑工人来说,自身健康如何保障?近日,记者走访了几个建筑工地,来一探究竟。

  建筑工人“裸防护”

  日前,记者从一建筑工地走过,伴随着叮叮当当敲击声的是扑面而来的呛人尘土。

  小张是北京某建筑工地的工人,初中毕业后来到建筑工地打工。在他的印象中,他们从来没有做过尘土方面的防护工作。

  看到满身尘土的小张,可以想象他每天吸入的尘土不会少。当记者问他是否害怕尘土危害到自身健康时,他说:“大家都这样。”当记者问到工地是否有人因粉尘过多而生病时,他说:“没听说过有人得肺病之类的。”小张告诉记者,因为工地条件所限,他们一星期只能洗一次澡。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像小张这样的建筑工人早已习惯了尘土弥漫的工作环境,防护意识不强,更没有人因此专门去医院检查。

  尘肺病威胁建筑工人健康

  相关医务人员告诉记者,微尘肯定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微尘可以迅速被肺吸收、不经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很大。特别是长期处于高尘状态下的农民工,得尘肺病的可能性很高。只是,得病都是一种程度的积累过程,人一般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时不容易察觉。

  有报道称,深圳从事了十多年爆破工作的100多名农民工怀疑自己患上尘肺病,因未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而不能做进一步的职业病检查。这些工人经常在七八米至几十米不等的井底实施爆破作业,被打碎的岩石粉尘无法飘出井口,被他们大量吸入,后来陆续有工人死亡。有人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出疑似尘肺或肺部纤维化、钙化。

  据悉,单是广州就有超过2000个施工点,这一数字还不包括一般的楼盘建筑工地,建筑工人至少在3万人以上。建筑工人经常出现的症状是咳痰多,但工人一般不会去医院检查。

  工人防护待加强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凉水河工地,当时正值安全员黄玉山在扫雪。大雪过后,工地上有着难得的清新空气。

  黄玉山介绍,工地采取了定期洒水、施工路面硬化、场地上的裸土用密目网进行覆盖等措施来减少粉尘。一位监理人员表示,工地也摆放了许多盆栽来改善环境。

  至于工人自身的防护,黄玉山介绍,工人在清理建筑垃圾时会佩戴口罩。防尘面具因为价格高、分量重,戴上会有气闷的感觉,所以建筑企业通常不会配备,工人也不会戴。实施电焊作业的人员一般会戴面具,可以减少粉尘的吸入量。

  有职业病专家认为,按照有关规定,工人在进入新的建筑工地和离开这个工地时都要进行健康检查。但是贯彻这项规定的施工方并不多。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建筑公司要有职业病防治卫生员,并开展职业病安全培训,不过多数建筑工地只注重了工程安全,却没有重视工人的职业病防护。

个案

  “六合控尘法”绿色施工的成功实践

  近期的雾霾天气让人们对建筑工地的绿色施工问题格外关注。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和创分公司华北所科技大厦项目部(下称项目部)十分重视绿色施工,在工地控尘方面,编制出一套“六合控尘法”。日前,记者走访了该项目部工地。

  记者刚进入工地大门,洗车池内的黄色洗车设备就出现在眼前,旁边不远处是一个沉淀池。进出工地的渣土车、混凝土罐车和泵车等在离开现场前必须在此地经受一番“洗礼”后才能放行。清洗后留下的残液在沉淀池进行沉淀,以实现循环利用。

  华北所科技大厦分为A座和B座。在两座主体建筑周边,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地面,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都铺设了混凝土硬化路面。木工棚、露天仓库和封闭仓库的地面均采用水泥砖干铺。这些地方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清扫,并经常进行洒水降尘。

  其实,目前并不是运输车辆出入施工现场的高峰期。去年3月到7月,北京天气多风,项目部为控制工地扬尘,一方面要安排符合北京市规定的封闭式渣土车外运土方,并对车辆进行出场清洗;另一方面还要对来不及外运的渣土用防护网进行苫盖,绝不让它们有“露脸”的机会。

  在施工现场,主体建筑自上而下围着绿网,远远看去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洒水车不断忙碌,哪里有扬尘,哪里就有它的身影。

  据了解,该项目部的“六合控尘法”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体现,并实现了常态化。其实只要仔细查看,会发现施工现场处处有控尘要点。为了控尘,垃圾存放点实施全封闭式固定堆放,还设有存放水泥和其他飞物、细颗粒散体材料的库房。项目部甚至为油漆、稀料、涂料、机油、脱模剂等易挥发出有害气体的建筑用料分别设置了存放库房。

  项目部还对现场的烟尘进行监测,配置了相应的扬尘监测装置,每月进行两次扬尘监测。项目部设有专职的环保员。记者注意到,在项目部的几张环境因素评估表格上都签有环保员的名字。

  记者从该项目部的临建办公楼向下望,在职工食堂屋顶的油烟排放口上,连接着一个奇特装置。华北所科技大厦项目部的执行经理王巨禄说:“这是个净化油烟的设备。为了绿色文明施工、控制扬尘,我们认为食堂的烟尘也不能放过。”

  那么,这些控尘举措需要多大的资金投入?

  王经理算了一笔账:一套洗车设备花费了20万元,施工现场的道路硬化投入了19.95万元,建筑垃圾清运花费了33.6万元,道路硬化和铺设防尘网的人工费用为36万元……合计超过了120万元。这个项目刚开工1年,在后续施工中这个数字势必会继续增大。

  对于这些投入,王巨禄有自己的认识:“我有一个观点,把施工现场管理好,就是最大的经营。我们一方面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创造出精品工程,从长远来讲,并不会吃亏。”

 

返回列表

上一篇:李嘉诚旗下楼盘欠薪近2000万 农民工集体讨薪
下一篇:十大城市住宅价格指数7连涨 同比涨幅扩大